当前位置:
勉县科协联合武侯墓博物馆开展非遗传承系列活动
2025-08-04 08:22
来源: 勉县科协 武侯墓博物馆
打印

为丰富文化生活,传承传统手工艺,给青少年们暑期增添了一抹亮丽而富有教育意义的青春色彩。近日,勉县科协联合武侯墓博物馆开展了“扭韵成冠,戏传新生”、扎染体验、三国泥塑等非遗传承系列活动。




“聊假今形传古教,为助风化扮粉墨”,武侯墓乐楼上的对联让学生了解到戏曲冠帽在国粹文化角色塑造中的重要性。帝王为冠,常饰龙凤,以华贵彰显地位;武将为盔,朱缨挥洒,以飘带凸显英姿;女子为帽,上嵌八宝,以装饰映衬典雅。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触摸历史,以三国风云人物貂蝉、吕布的盔帽为蓝本,学习其背后的历史成因与艺术演变,将平凡的手工材料“扭”转成韵致独特的戏曲冠帽。当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冠帽戴在头上,历史厚重与戏剧的华彩便“装点”于身,“传”递出崭新的生命力量。




“蓝白艺术”的创造,更是给予了孩子想象力与科学的碰撞。在老师的指导,孩子们从基础的捆扎、缝绞技法,到小心翼翼地将素布浸入靛蓝染缸,再到满怀期待地解开绳结——每一幅晕染自然、纹样各异的作品“诞生”时刻,方寸布巾之上展现出孩子们的智慧与创意,绽放着文化传承的魅力与青春的色彩。




在泥土的芬芳中感受创造的乐趣,让指尖的灵感绽放出独特的艺术之花。专业老师为参与者讲解了泥塑的历史渊源、基本技法和工具使用方法。从揉泥、塑形到细节刻画,老师耐心示范每一个步骤,参与者们跃跃欲试,纷纷拿起湿润的陶泥,或揉捏成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或塑造成古朴的器皿,或发挥想象创作抽象的造型。泥土的清香与大家的热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创作画卷。




每一次动手,都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每一个细微的步骤,都是对文化使命的担负。非遗之美,在于传承,更在于共享。后期,勉县科协将联合更多单位持续探索、推进多元化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电话:0916-2250135    电子邮箱:ywd19991104@163.com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西路550号    邮编:723000

陕ICP备14003207号-2    汉中网安:61230001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