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勉县围绕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高质量发展,组织定军山镇、阜川镇等30余家单位500多名科技人员和党政干部跨界组合开展科普联合行动,构建了上下联动“一站式”科普服务体系,积极实施专家服务基层行动,以培训讲座、示范带教等形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技设备升级,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服务“三农”。
定军山镇吴家湾村
烤烟铺就“家门口”致富路
近日,走进定军山镇吴家湾村,烟田里,翠绿的叶片在晨光里闪烁着莹润的光泽;不远处的烤房中,村民们一边将鲜烟叶挂上烤架,一边分拣烤好的烟叶,按成色归类,一派繁忙景象。
这种“田间管养+烤房加工”的场景,正是吴家湾村烤烟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该村坚持“烟叶公司+经营主体+农户种植”模式,2024年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与有序推进。该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配套建设烤房等设施,为村里的烤烟产业筑牢了发展根基,也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红利。
“2024年吴家湾村流转土地600余亩,发展烤烟种植,2025年已交付烟农380余亩种植烤烟,其余200余亩留作来年的调茬地。全村带动农户150余户,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吴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杨少华介绍道。
如今的吴家湾村,烤烟产业已从单一的种植加工,逐步发展为集“种植、加工、就业”于一体的富民产业链,越来越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从土地流转到“党建+产业”创新,从农户增收到村集体经济增长,吴家湾村以烤烟为媒,走出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路。下一步,吴家湾村将继续发挥烤烟产业优势,带动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以建设烟区产业综合体、推进“烤烟+经果林+N”融合发展为突破口,让“黄金叶”续写更多致富故事。
阜川镇唐家湾村
荷田鱼戏共谱富乡图
近年来,阜川镇唐家湾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创新打造“藕鱼共生”特色产业,通过“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这种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不仅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扮靓了乡村颜值,更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亮点和示范工程。
唐家湾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建成150余亩特色农业基地,其中50亩核心区创新打造“藕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区。该基地采用“莲护鱼、鱼养莲”的立体循环种养模式(莲叶为鱼类提供天然遮荫和栖息空间,鱼群活动促进水体流动,其排泄物则转化为莲藕生长的有机养分),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实现了土地综合收益提升、“莲叶田田、鱼翔浅底”田园画卷的多重效益,既为村民提供了休闲空间,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成为当地农旅融合的示范窗口。
该村创新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联动机制,通过产业赋能推动共同富裕。该模式充分发挥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优先吸纳脱贫户参与基地管护、藕鱼采收等工作,累计创造务工收入45万元,兑现土地流转金25.5万元,带动7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800元,同时为村集体创收14.3万元。村里依托生态种养基地,积极发展农事体验、田园观光等新业态,将生态农产品转化为旅游消费品,实现“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增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
下一步,唐家湾村将在持续深化藕鱼共生模式,完善种养标准,提高产出品质的同时,推进果蔬大棚智慧转型升级,依托产业基地打造农业综合示范平台,融入研学实践、农技推广等功能,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通过产业提质、功能拓展,使特色农业项目更好带动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劲的产业支撑。
同沟寺镇
枝头缀满“甜蜜果”
桃香葡甜飘满园
金秋时节,同沟寺镇金光村智凤采摘园迎来丰收季。园内,忆香蜜桃红艳饱满压弯枝头,阳光玫瑰葡萄翠绿晶莹挂满藤架,"一红一绿"相映成趣,空气中弥漫着醉人果香。
据了解,汉中智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科学种植模式,目前规模达300余亩,其中阳光玫瑰葡萄20亩、忆香蜜桃100亩。园内阳光玫瑰葡萄颗粒饱满、糖度高,预计今年产量突破5万斤,采摘期可持续至10月中旬;忆香蜜桃凭借晚熟特性、皮薄肉厚、汁多味美的品质优势,在市场上始终供不应求。
产业兴则乡村兴。汉中智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特色种植+观光采摘"的融合发展模式,既丰富了农业业态,又拓宽了增收渠道。如今,一颗颗甜蜜果实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从传统种植到多元经营,从单一生产到农旅融合,这片"红绿交织"的产业图景,正在绘就同沟寺镇乡村振兴的甜蜜新篇章。
秋收的繁忙将在勉县各镇逐渐拉开序幕,这也农民科技致富路上的一道道靓丽风景。下一步,勉县科协将不断整合更多优质社会资源,继续实施专家服务基层行动,拓展服务内容与形式,让“科学+农业”等模式惠及更多民众。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