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农技中心经作站
一、产地选择
1、环境要求:元胡标准化生产基地应净,大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周围5公里内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污染,灌溉水洁质量良好的区域。
2、生态要求:元胡喜欢温凉湿润的气候,也是需肥量较大的耐肥植物,最适宜在雨热同季,气温在5-25℃的砂质壤土区栽培,要求土壤耕层≥30cm,排水性能好,士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
二、播前准备
1、精选良种:选择无病虫,无损伤,无霉烂,个体大小均匀一致,形体饱满,千粒重在1200克左右的子元胡作为生产用种。
2、推广秸杆还田,实施轮作倒茬:元胡种子细小,对土壤要求较严,在标准化生产中应推广秸杆还田,改良土壤,实施轮作倒茬,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元胡属喜肥类作物,特别是对钾肥需求量大,按照亩产500公斤的产量指标,应在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的基础上,亩施碳铵50-6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一次施入,全层混施。
4、推广异地换种,发挥增产潜力:为防止种子品种退化混杂,应全面推行异地换种,充分发挥种子在元胡生产上的增产潜力。
5、全面推行药剂浸种:为有效杀死种块上所带的病菌,播种前应将精选的种子用25%的甲霜灵800倍液或50%瑞矾600倍液浸泡10-15分钟,捞出后晾晒1-2天,使种子表皮略有皱缩时播种。
三、科学播种
1、 播种时间:平坝地区9月20日-10月10日,浅山丘陵区9月10日-9月30日。
2、播种密度:一般行株距15×7.5cm、亩播5.8-6.0万株,亩用种量在75-90公斤左右。
3、播种方法:条播或穴播,在畦面上按15cm行距开沟、沟内均匀排列种块,播后盖一层细土盖平播种沟。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元胡根系分布浅,地下块茎沿表土生长,一般不宜中耕除草,可在播种后30-45天内选用草甘膦及时化学除草,出苗后应进行人工拔除杂草,不能使用化除药剂。
2、肥水管理:元月中旬结合冬灌亩施尿素8-10公斤,开春后如天气干旱,灌水一至二次,灌后立即退水,多雨年份应做好清沟排湿工作。3月份后不再追肥,如苗势较弱,可采用根外追肥,亩用奥素营养液20克加白糖100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
五、病害防治
元胡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和菌核病,在药剂拌种、清沟排湿的基础上,从3月中旬开始,每7天用霜脲锰锌、丙森锌、甲霜灵500倍液进行交替防治,连续防治两次。
六、适时采收
5月上旬当元胡地上部分枯黄后,应及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