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栽培已遍及我国13个省、自治区,栽培历史悠久,但过去很长时间不少芋区仅是房前屋后地角零星栽培,挖大留小自生自灭。芋农仅用魔芋打魔芋豆腐,备鞋壳,制做浆糊,充饲料,芋区有“千年菜籽,万年魔芋”之说,使不少芋农误认为“魔芋易收易种”是“挖不尽,用不完”的,其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由于魔芋产品专销国外市场,已出现了规模化种植,有些芋农想尽快收到高效益,就选用较大的魔芋种,这样投资大,风险也大,因此,必须学会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方法,才能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
一、造地与整地
选择适宜的地块栽培,是保证魔芋生产与否的基础。
1、选用适于魔芋生长的种植地。魔芋地要求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层深厚,潮澡适当的轻沙层土壤,PH6.5---7.5如山间登地,倾斜地为宜。重粘、重沙,通气不良,无保水肥能力的不宜选择。为便于作物茬口能前后搭配,魔芋栽培地块前作可为小麦、油菜,种过魔芋的地块,土壤肥沃、土质蔬松,有利用其他作物生长,小麦、油菜等干季作物成熟期,正是魔芋出苖不久,收获后留下的残体可作魔芋地的绿肥,有利魔芋生长,这些地块也与其它旱粮、油料、薯类、中药等接茬种植,若前作为辣椒、马铃薯、烟草等不宜接种魔。
2、整地:魔芋根系分布多在10-15厘米的耕作层内,而耕作深度应在25-45厘米,每亩3000-5000斤堆肥作基肥,冬季深翻,加深土层、促进土壤熟化破碎,春季要刨松土地,通气适水,整土地时要安排好排水沟,大田栽培可开厢或耙垄成畦,具体作法是细碎土壤,耕耙1-2次,深度约40厘米,保住墒性,以到种植出苗,若成垄成畦,每畦宽30厘米。如土地壤粘性较大,畦面宽度可略减,并呈龟背形,以利排水,上种一行,倘若种二行,畦面宽100-120厘米,规则地块,可挖穴栽培,畦面宽窄可根据土壤质地而定。
二、魔芋的繁殖
各芋区多采用小球茎繁殖,以外还有种子、体茎切块、茎芽、鞭芽等均可用于繁殖,主要方法可归纳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有性繁殖:用种子繁殖的意义在于保留单种基因的良种优势,从经济效益考虑,芋农习惯采用无性繁殖。魔芋4-5月开花,6-8月果熟,夏秋交接季节采收种籽,经粗选剔除干瘪的种子后予以妥善保管,注意干湿度和通气条件。温度过高易于早芽,温度过低易冻伤。通常用500克种籽拌5斤细水沙子,保湿润,用木箱装好放在土窑或埋入地下。到次年在农历正月取出育苖,采用条播或点播,提苖时损失较小。苖高10厘米即可移栽,也可采种籽当年11月份播种,于地下过冬,第2年出苖。
2、无性繁殖:魔芋栽培宜选小球茎做芋种,有性繁殖需多年占地,首先留养种子地当年无商品芋收获,而后连续三年培养种子苖,前后整年时间无商品效益。
三、选种与播种技术
选择无病菌的芋种是控制病害的主要措施。不同的魔芋在海拔高度、下种时间、温度控制以及荫蔽方面都有不同,播种时要严格掌握灵活运用。
1、魔芋选种:选种有3个指标:首先,选择适当地种植条件,所有高产保证的最佳芋种;其次,选择形态周正,完好无损伤,无病虫害的芋种;再次,应选择适当的大小和重量,以利下种有最佳生长发育势头和最大增长率的芋种。选芋种有两种方法:一是选择150(50)-250(100)克重,直径3-6厘米的球茎,秋获时,边起土边选种;二是选择较大的表面饱滿,皱纹浅,无破损霉烂的球茎入窖贮藏,待第二年春季,掰去主芽,并以其为中心,分别切为50(150)-100(250)克重的芋块进行种植。
2、魔芋的播种技术
(一)魔芋的播种期,根据不同产区经验,我省为3月下旬,即春分前后,下种气温大于10℃至15℃,也可以气温变化来判断,平均气温达12℃时,即可下种,魔芋主芽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0℃(土2℃)。
为保证魔芋发芽率,可对种芋进行催芽处理,可使之早发芽,也可早播种,提早接头,延长球茎后生长发育期,可提高产量。
播种前15-20天置温室苖床,保温15℃-20℃及75%左右的相对温度进行催芽,注意保温,均勿让芋种失水,以免球茎干燥收缩,影响出苖率,或将芋种置农膜大棚中育苖,注意保湿,均勿让芋种失水,以免球茎干燥收缩,影响出苖率,或将芋种置农膜大棚中育苖,注意保湿,及时移栽,否则出现弱苖。
经上述催芽处理的种芋下移栽后约1个月便可抽叶。
(二)芋种的防病处理:用40%福尔马林200-250倍稀液常温浸种20-30分钟,浸后晾干:0.5%-1%硫酸铜水溶液,浸种5分钟,晾干: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1000倍稀释液,浸种20分钟,晾干:硫磺、草木灰、生石灰混合均匀拌种;0.1%汞或0.5%高锰酸钾水溶夜浸种半小时后,晒1-2天。以上药剂使用也可采取粉衣法或喷雾消毒法。
(三)魔芋播种的株行距:魔芋的株距与行距大小主要根据种芋大小来定。大球茎要密植;土壤肥沃、病害易发地要稀植,土壤肥力差,病害少的地块可密植;难排水地要稀植,易受旱地要密植;暧性地可稀植,寒地要密植;山巅风口地要适当密植。有些地区安排行距以种芋直径×6,株距×4,并进一步预算亩用种量和种用资金,便于安排生产。
选定株行距之后,不同种芋有不同的下种深度,通常种芋地下约20厘米;商品芋下种约15厘米;较大球茎下种20厘米。有些芋区春种15厘米,秋后培土防冻过冬。总之下种太深出芽太迟影响来年生长期。各地芋农应视当地土壤、气温及球茎大小等情况自行斟酌。
(四)魔芋球茎的下种方法:球茎下种时多采取点穴定植,种芋略倾斜,以免芽窝积湿。魔芋下种时可采取条播,魔芋芽头略倾向上便于早出芽。若地块为倾斜山坡,球茎可顺坡略向下倾斜。播种时应注意几点:开沟或点穴须在一条直线上,株行对齐;同种规格的种芋应有相同深度;播种时芽头方向一致;播种完毕要覆盖3-5厘米厚的细土,再铺薄山青一层。有利于田间管理,出齐苖,保持地面温度湿度,防鸟兽伤害等。
3、魔芋的施肥技术
魔芋的施肥措施是根据其生长特性以及产出物对肥种、肥量需求的特点来安排。
(一)魔芋对肥料的需求特点。魔芋的特性,肥料量足,质优才能满足它200多天生育期营养的需要。
(二)N、P、K等要素对魔芋生长的主要作用。
①K:与其它营养元素相比,魔芋吸收K的量最多,大约为N的2倍,田间管理要注意土壤P、K平衡。
②N:氮肥可使地上部分繁花,叶绿细胞增多,提高光能利用率。缺N会使地上部分叶片变黄,叶面积萎小,叶面呈黄斑,球茎膨大率差,大约减产30%左右。
③P:P可提高品质总产量全面提高,注意磷与锌肥有抵拮抗作用。另与钙、镁、铜配比。
(三)魔芋施肥与方法
①基肥的施肥方法:一亩使用量牛、猪粪10担,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5担,沤熟后作底肥,拌匀分成份,下种前按株行距和每亩种200株挖穴,每穴下沤熟的基肥1-1.5千克。
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5月下旬,占总追肥量的10%,第二次在6月下旬,占总肥量的20%左右。
③苖肥的施用方法,球茎下种后1个月左右。
④球茎膨大期施肥,7-9月是魔芋球茎膨生长期,此时应追施有机肥和灶灰、每亩需用粪尿6拌撒施于畦面或根基周围,同时结合培土和除草。
四、魔芋的田间管理
1、魔芋的田间管理措施,通常包括补苖、间苖、苖期施药、防病害、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培土、摘花打顶等。
2、中耕除草同、用除草剂除草,第一次可在出苖前施10%草甘磷100倍液喷施,每50克药液加皂粉100克,可提高粘着力。喷药期宜在杂草幼嫩期,晴天露水干后进行。
3、摘花打顶,魔芋为多年生宿茎植物,开花有其规律性。通常连开3年的球茎便形成花芽开花,一般在3-4月间,当花芽伸出约一厘米左右时,将其顺端摘除,宜在晴天进行,以免雨水渗入伤中,引起腐烂。摘时尤其注意勿伤苖,否则适得其反。
4、合理定距
①种芋400-500克的,行距为50-60厘米,株距为33厘米,每亩3000-3500穴。
②种芋300-400克的,行距为33-43厘米,株距为26-33厘米,每亩3500-4000穴,亩用种1000千克。
③种芋200-300克的,行距为33厘米,株距为26厘米,每亩4000-4500穴,亩用种8000千克。
④种芋100克的,行距为26厘米,株距为20厘米,亩用种6000千克。
五、魔芋病虫害的防治
1、蚜虫
用烟草石灰水或稀油皂80-100倍液喷雾效果良好。
2、根腐病
药剂防治:70%敌克松500-800倍液于发病初期以药液浇棵,每株浇0.5千克,浇棵每7天一次,连续3次。也可用1%的药量拌细土施于病株周围。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