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帮在点子上 扶到根子上——我市为脱贫攻坚注入科技人才力量侧记
2020-11-16 11:03
来源: 汉中日报
打印
 
    从“科普点餐”精准传送科学技术,到“科普惠农”项目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再到“科普宣传”提升贫困人口科学素质,近年来,我市科协系统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从“帮脱贫”到“要脱贫”的转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了科协篇章。
  755场定向培训,2958名科技专家——“科普点餐”精准传送科学技术
  精准破解发展缺技术的难题,创新开展“一业一策”“一户一法”的“科普点餐”活动。市科学技术协会向贫困镇村征集产业发展难题,由科技人员提供答题菜单并向群众讲解,市科协再归类整理问题清单和课题菜单向社会公布。近年来,先后两次联合市扶贫办征集培训资源库123项,累计组织“科普点餐”培训755场次,惠及群众12.6万人。
  扩大科普点餐覆盖面。吸纳2958名科技专家,建立65支科技扶贫专家队伍,编印发送技术手册64类19.2万余册、科普读本2.8万册,让实用技术成为群众的“营养餐”。
  提升点餐服务质量。实施“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项目40个,命名院士专家工作站两批45个,把高层次专家纳入“科普点餐”菜单。先后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多位教授举办培训35场、可持续发展论坛活动7场、现场技术指导150余场。
  延长科普服务链条。在西乡县、留坝县、南郑区举办助力脱贫攻坚电商实操培训班,累计创建茶叶、土蜂蜜、土鸡等农产品网店150多家,有效解决了群众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1450万元项目资金,127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以“科普惠农”为载体,市科协整合项目资金1450余万元,发展优秀农技协175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27个、科普带头人154人,支持建立农业专家服务站26个,成立农技协联合会3个,辐射带动群众3.5万人,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洋县田园蜂业养殖协会采取“送蜂、代养、包销”服务,培育26名技术能手分散在各地就近服务,帮助“小农户”应对“大市场”;南郑区苗木花卉产业协会农业专家服务站引进黄桃、红梨等12个新品种,成功种植1100余亩,培养农村科技人才25名,辐射带动贫困户160余户,“做给农民看”“领着群众干”,起到“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佛坪县丰祥天麻种植科普示范基地积极吸纳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入股分红,市科协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推广新技术和新成果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群众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实现了科普示范体系的良性循环。
  1000余场活动覆盖,3024名科技志愿者参与——提升农民素质激发脱贫动力
  9月15日,我市举办全国科普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主场示范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500多份,义诊服务1000余人次,同步开展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等系列科普联合行动。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市科协以推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每年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平台,举办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活动1000余场次。
  让科技成果普惠共享,为脱贫攻坚注入信心,“中国流动科技馆”在县区两轮巡展、累计观众数达25万人次,积极开展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组织我市少儿科幻绘画展评,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注重科普阵地建设,支持建成乡村社区学校“科普e站”169个、科普宣传栏450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7个、电子科普画廊8个、校园科普馆7个、农村中学科技馆6个、南郑区科普体验馆1个,整合利用南通市科协捐赠价值52万元的科普产品;加强科普组织建设,吸纳以农业、医疗、教育带头人为主的“三长”353人,成立科技志愿者队伍84支,吸纳科技志愿者3024名,向贫困群众提供常态化的科技志愿服务。
  从扶智到扶志,从投技到投资,市科协用科技填补贫困洼地、用人才引领社会发展,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技人才力量支撑。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电话:0916-2250135    电子邮箱:ywd19991104@163.com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西路550号    邮编:723000

陕ICP备14003207号-2    汉中网安:61230001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